随着医药市场的热点在不断的增加。各地频发院外处方管理相关政策。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大家正在异想天开,想让医生把患者引向院外指定的药房进行购买时,《院外购药须患者知情同意,医生不得指定药店》通知,仿佛让各位心凉了一节。院外处方是这些年逐渐兴起,并越来越引人关注的一种营销模式。它是指医生向病人开具
随着医药市场的热点在不断的增加。各地频发院外处方管理相关政策。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大家正在异想天开,想让医生把患者引向院外指定的药房进行购买时,《院外购药须患者知情同意,医生不得指定药店》通知,仿佛让各位心凉了一节。 院外处方是这些年逐渐兴起,并越来越引人关注的一种营销模式。它是指医生向病人开具处方,并由病人在院外药店来完成药品购买的一种方式。 之所以要院外购买,是因为医院药房无此药品,这可能是因为药品没有中标,或者药品本身的特性所导致的。院外药房的初衷是解决药占比的问题,谁曾想变成了一块肥肉。企业若想在院外药房开户首先我们先了解下院外药房三类种类型: 垄断性医药公司把控药房属于常见的,里面的槽点不是一般多。药房会根据医院的要求划分的,比如有的地方药房是医保类产品可以进,有的地方必须是非医保产品才可以。 这样的药房大部分属于变相型的医院后花园和小金库。这个药房是医院或者当地卫生系统强制或指定销售方,享有独家权力,想进药可以,正如古时抢劫说的,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钱,有的药进场费,狮子大考口的药几千,少的几百,不知道卖多少才能赚回来。
其次还有返点,要多少返点不是厂家决定,而是药店,更直接的说是后面的得利者。垄断性的药房具备先天优势是有的是可以接入医院系统,大部分是医院在院内找个地方给他经营,这属于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不用再单独开处方签,这样的药房客流大、毛利高、销售额大。药房不允许托管、院内又不给开药房,所以将来医院外面的药房会很好,但决定是否好的这跟临床、厂家、门店位置等都有关系。
这样的药房属于有关系的,严格来说可以定义为合作关系。跟医院或者医药公司有点瓜葛的。这样的药房虽然不如垄断性的,但赚的也不会少,对于厂家来说应该是好事,垄断性的源头谈崩整体市场没有了,而关联型药房对于厂家来说相对会好谈些。有的药房可以租到医院外面最佳位置的药房,对于患者来说宁愿少走路的,具有地利的优势。
这样的药房紧紧地围绕在医院周围,厂家去谈产品放药房,决定权在厂家,临床客情影响具体哪家药店的因素,不排除有的药店跟临床客户存在关系的,药店大部分是欢迎的,收的点也不多,其他要求也少。这样的药房跟上面两个比呢,欠缺天然条件多。 了解了药房的分类,我们再看看院外处方的营销路径分析。院外处方的形成,要包括四个方面:开发端、承接端、渠道端和执行端。 院外处方首先形成于医生的处方,因此针对医生的开发是首要工作。不同于院内处方的形成,由于处方中的药品医院没有,因此也就需要医生向病人进行解释和说明工作,这也就无疑增加了医生的工作成本,费时,费力,还有可能会引起病人的误解。这也就要求所处方的院外产品有一定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产品的选择,就是院外处方的第一要素。
同时,为了让医生和患者对产品有信心去处方和购买,也需要在产品的宣传上精雕细刻,突出产品的专业性,同时最好能够设计出老百姓能够听懂的语言,让医生讲给病患。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既增强医生处方的信心,也能够尽量打消病患的顾虑。
根据院外处方的市场分析,零售药店是这种营销模式的最大受益方,处方药的销量,在很多的零售连锁,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增长。想抓住这个机会,零售药店需要做好重点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产品布货,特别是在院边店,政策也明确指出了,禁止医生叫病人到指定药店买药,这也就要求零售药店要更好的布局,应该说这又是一个机会。
同时,药店要继续提升店员的专业水准,以往店员可以介绍OTC产品,但处方产品的专业性要更强,因此需要店员进行更多的学习,比如说明书中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等,这些内容,可以由店内的药师完成,也可以邀请企业人员进行培训。只有保证处方药品的供应,和专业化的介绍,才能确保病人的购买完成。 相对于医院端的开发,和药店端的承接,渠道端的作用更多的是确保产品齐备而不断货,很多商业公司,都有自身的连锁终端,从而保证了产品的有效布局。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三端”是支撑院外处方的三个支点,那么这里所说到的执行端,就是起到的串联的作用。不同于院内销售,院外销售对医药代表的要求要更高,他们不仅要有更高的销售技巧,去说服医生院外处方,还要与药店打交道,熟悉OTC的营销模式,规划产品整体的价格和政策空间,从而带动整个院外销售的整体运行。
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医生。是店员、是商业公司、可能还会有病患,这就对医药代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人曾经说,做好院外销售的关键环节在于政策的设计,只有为病人负责,为病人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才是院外销售成功的关键。如何才能做到这点。
药品的治疗效果,合规的产品宣传,不同终端的客情服务和专业化需求的满足,将会是从事院外销售的医药代表,药店店员们,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总的说来,院外处方的出现,符合医改过程中的发展趋势,也与国内的医药流通现状相匹配,但是如果要真正达到院外销售所起到的效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事情要去做。
本文来源:医药人那些事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