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营销 >
  5. 正文

上市药企集体遭遇钱荒?数十亿募投资金改道……

募投项目历来被视作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潜在动能,变更、终止或者延迟原有募投项目,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今年以来,不少上市药企主动缩减项目规模甚至直接终止募投项目,并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现象也愈益明显。 日前,信邦制药发布公告称,将终止“仁

募投项目历来被视作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潜在动能,变更、终止或者延迟原有募投项目,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今年以来,不少上市药企主动缩减项目规模甚至直接终止募投项目,并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现象也愈益明显。

日前,信邦制药发布公告称,将终止“仁怀新朝阳医院建设项目”和“健康云服务平台项目”,将项目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信邦制药称,此举在于缓解主营业务经营和发展所需的资金压力,降低公司财务风险。
01 终止募资项目 缓解资金压力
公开资料显示,证监会此前核准信邦制药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29940114股新股募集配套资金,发行价格为8.35元/股;实际非公开发行股份221556881股,共募集配套资金18.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8.16亿元。其中,仁怀新朝阳医院建设项目总投资2.5亿元,建设过程中优先使用的是前次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并未使用本次募集资金。健康云服务平台项目系顺应“互联网+医疗”趋势打造,总投资1.81亿元,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1.28亿元。
信邦制药终止“仁怀新朝阳医院建设项目”与“健康云服务平台项目”,并非毫无根据。 在国合研究院健康医养研究所所长张能鲲博士看来,国家推动针对医院治理的严监管之下,医院项目从民营的“莆田系”的“挣快钱高回报模式”不断回归公益属性,在三医联动的各类监管政策和集采模式的扩品、扩围、扩细分行业的影响下,加之DRGS落地路径模式,使得不具备连锁运营、不具备大专科优势、不具备品牌优势、不具备区位优势、不具备专家优势的新建医疗服务项目在投资回报上,逐步呈现的投资价值愈发下降。

同时,健康管理云平台在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之前,投资资金大,在短期内无法通过自身造血功能形成盈利,周期较长。持续输血过程较长,这与当下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政治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之下,现金为王和削减成本逻辑相背离,最终被叫停也并不出乎意料。

不能忽略的是,叫停两个项目的背后,是信邦制药接近50%的资产负债率。信邦制药表示,两个项目终止后,剩余募集资金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缓解公司主营业务经营和发展所需的资金压力。

信邦制药中报披露,受疫情影响,信邦制药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575万元,同比下降70.53%,营业收入约为27.03亿元,同比下降17.55%,总体情况并不太乐观。截至今年上半年,信邦制药负债总额为48.60亿元,在2019年底,这一数字为53.71亿元,对应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9.22%、51.55%。此外,到2019年年末,信邦制药的货币资金为12.36亿元,对应的短期借款为34.35亿元。

事实上,今年1月信邦制药就曾发布公告称,为了降低募集资金的投资风险,充分发挥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宣布终止实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多肽产能扩建技术改造项目”与“诊断试剂及多肽制剂产业基地技术改造项目”,并将原规划投资的6.3亿元募集资金全部收回,永久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02 战略转型还是遭遇现金流危机?

对于将原有募投资金进行调整或终止募投资金投向的问题,曾在多家上市药企担任首席财务管理官等职务的张能鲲认为,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

首先是原有计划投资的项目是否发生了由于黑天鹅事件或灰犀牛事件的外界环境或政策等导致新募投项目无法持续的重大实质性变化。这包括:国内外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总体融资环境和业务环境引发的公司内生式环境的变化。

其次需要考虑的是,是否由于原定方案未进行系统的设计出现重大瑕疵或疏漏,导致投资事项无法像原定商业模式设计方向继续开展。

最后一种可能性则是,原定募投项目正常,但受制于公司原来主业稳定盈利的商业模式出现重大变化而无法持续,导致原本主业面临较严峻的竞争引发的潜在新困境下,在原有主业问题尚未占据稳定的赛道并系统解决新的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之前,将原定募投项目推动会出现一揽子负面效果,消耗公司既有资金,甚至影响之后的上市公司再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像信邦制药这样调整或终止募投项目的医药领域上市公司并非个案。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已有信邦制药、亚太药业、基蛋生物、葵花药业等二十余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宣布调整募资用途,涉及调整的募资额度达数十亿元。

与以往相比,受疫情黑天鹅的影响,上市公司主动缩减项目规模甚至直接终止募投项目,转而用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现象也愈益明显,这也显示出资金压力之下各公司的谨慎前行态势。对此,多位证券分析师也表示,原则上证监会并不鼓励上市公司将项目募集资金直接变更补充为公司流动性资金,对于募集资金的存储、使用、变更等内容,公司都需进行明确规定,若募投项目有变,上市公司应该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履行必要的信息披露义务。

03 利好or利空?变更募投方向应慎之又慎

虽然通过变更募投项目的方式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并不新鲜,但上市公司募投项目的变更向市场传递的往往是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信号。业内指出,变更募投项目太过随意,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公司战略规划不清,或者在募资时对项目市场调查不足,甚至“只是为找项目而找项目”。即使是因为经济环境以及行业发展发生变化,也反映出部分企业的市场调研和募资计划并不到位。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去向关系着公司的发展前景和可持续性,同时也对整个市场的运行效率、资源合理配置以及投资者信心等有重大影响。企业在谨慎经营原则之下,将原来环境确定的募投项目,在新时期环境不确定之下,调整或终止募投项目的投入并弥补企业货币资金,是在不确定性环境之下,现金为王确保企业安全的调整方式。张能鲲认为,这显示了各大上市公司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谨慎预期,也是对原定募投项目在新冠疫情之后的后疫情时期的商业逻辑的重新研判。

募投项目历来被视作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潜在动能,因此上市公司变更、终止或者延迟原有募投项目,普遍受到投资者的关注。通过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行为,将企业针对募集资金定向投向转为将资金变更为非定向投向,有助于企业将资金结合企业需要按需支付至需要的项目上,解决发展的普适性问题,也是缓解公司在现金流上的支付项目的约束,解决企业将募投资金定向投向某个特定项目的困局。

虽然将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行为可以为企业带来利好影响,但张能鲲强调,调整原定计划募投项目的去处,容易使资本市场解读为公司既有业务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可能出现问题、原有募投项目出现无法执行的设计瑕疵,或是现有管理团队对未来战略定位的偏差等顶层设计瑕疵。而多次调整原定计划募投项目的用途,容易理解为企业资金出现实质性困难等局面。因此,除非出现大环境等实质性变化,上市公司应谨慎调整原定计划募投项目的资金用途。

联姻宇宙第一药厂,基石药业商业化道路迎里程碑

又一家创新生物制药企业与跨国公司联姻!9月30日,基石药业宣布与辉瑞达成价值高达4.8亿美元的战略合作。 近十年来,跨国巨头对中国本土创新公司的认可度逐渐提升,其中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与本土公司的诸多合作。30日当天,E药经理人就此对基石药业董事长兼首席...

本文来源:E药经理人 作者:李芳晨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