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v信:mayamima
  1. 当前位置: >
  2. 医药行 >
  3. 医行号 >
  4. 医院 >
  5. 正文

市值超两千亿!医疗巨头高速成长的3大启示

10月14日,知名连锁眼科医疗机构爱尔眼科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每股突破58元,爱尔眼科上市11年来市值翻了34倍,收盘价已达2380亿。 作者|林夕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10月14日,知名连锁眼科医疗机构爱尔眼科


10月14日,知名连锁眼科医疗机构爱尔眼科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每股突破58元,爱尔眼科上市11年来市值翻了34倍,收盘价已达2380亿。


作者|林夕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10月14日,知名连锁眼科医疗机构爱尔眼科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每股突破58元,爱尔眼科上市11年来市值翻了34倍,收盘价已达2380亿。


近日,爱尔眼科公布2020年半年报,年报显示,在一季度经受疫情冲击后,爱尔眼科于二季度迅速“回血”,单季净利润增速创近十年来新高。


爱尔眼科半年报显示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爱尔眼科董事会秘书吴士君介绍,在经历疫情冲击后,公司业务一二季度实现了V型反转:3月起境内逐渐开始复工,5月份境外逐渐开始复工,目前国内外的网点大部分恢复了门诊和视光服务,公司的整体情况已经陆续超过去年同期。到了7月份时,比去年同期还取得了大幅增长。


爱尔眼科是如何做到冲破疫情影响,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稳居眼科龙头地位的?它有哪些核心优势?其商业模式能给社会办医界哪些启示?《看医界》带来独家解读。


一、抓住社会办医的眼科行业大好机遇


首先,如爱尔眼科创始人陈邦所言,爱尔眼科是借助了医改东风,把握住社会办医浪潮中眼科机遇的“幸运儿”。


一位资深医疗行业投资人也表示,社会办医要走与公立医院差异化的竞争路线,应该首选老百姓需求大的专科赛道,眼科就是这样一个天然的好行业。


中国现有近视人数多达7亿人,加上白内障等各种老年眼睛疾病,眼睛患者人群高达10亿,其中,干眼症患者高达3亿左右,白内障患者高达1.5亿人。随着消费升级,视光、屈光等手术已经越来越被公认为消费型医疗项目,市场空间巨大。


与其他科室相比,眼科设备专业化、精细化程度高,前瞻性的先进设备投入和稀缺人才计划都易在行业形成壁垒,并具有可规模化复制的特性。爱尔眼科占据专业赛道优势后,一直在致力于形成自己的行业壁垒,并不断滚雪球式复制自己的优势。


有专业机构测算,我国眼科市场规模已近千亿,相关眼科医疗的门诊量、手术量、住院量等年度统计数据都在持续快速增长。未来五年眼科市场规模有望持续13%-15%的复合增速。爱尔眼科目前市占率为8%,陈邦对爱尔眼科未来的发展空间充满信心,他表示“不会辜负眼科这么好的赛道,下一个十年会更精彩”。


二、快速打造品牌连锁效应


医改专家朱恒鹏认为,医疗服务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信任品。医疗对象是生命与健康,医疗品牌尤其重要。


一位来自爱尔眼科的医生表示,因为眼睛的特殊重要性,患者在选择做眼科手术时,都特别谨慎,他们都是经过多方咨询,才选择一家口碑好的品牌机构。爱尔眼科作为我国较早的眼科专科,其品牌与口碑效应也在助力它持续不断地发展壮大。


据公告,随着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慕名而来的患者在不断增长,爱尔眼科的销售费用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


品牌连锁有诸多优势,但也有潜在风险,连锁意味着品牌形象是命运共同体,一旦一家分支机构出现问题,就可能冲击整个连锁体系。爱尔旗下有600余家眼科医院及中心,据介绍,为了控制风险,爱尔眼科在内部统一推行“6S”风险控制体制和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由CEO和院长亲自作为风控总负责人确保医疗安全、服务质量。


此外,爱尔眼科还为医生购买商业保险,并把医疗风险以及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纳入KPI考核机制。


三、人才激励机制:批量培育千万级富豪医生


爱尔眼科公告的人才激励计划显示,公司2011年授予198名激励对象900万分股票期权,2013年授予258名激励对象562.5万份股票期权,2016年授予1557名激励对象2005.9万份股票期权。爱尔眼科通过合伙人计划和股权激励,将员工变成股东和公司一起成长增值,让医疗人才获得远超个人奋斗的丰厚报酬。


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介绍,爱尔平台吸引力越来越强。首先启动实施“全球引才引智”计划。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复旦大学杨雄里教授受聘成为爱尔眼科教育与科技发展委员会首席顾问,助力推动公司科技创新生态链的打造,促进以临床为导向的基础科学研究,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国内的权威眼科专家陆续加盟爱尔,充实了核心专家团队。其次,继续推进实施“光子计划”、“博才计划”、“优才计划”、“湘江计划”以及“岳麓计划”等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上述计划培养医疗人才、经营管理人才300余人,其中有部分学员陆续走上省会医院CEO、医院CEO以及医院院长或科主任等核心岗位。公司孵化、培养人才越来越成熟。


实际上,在民营医疗领域,连锁扩张几乎是绝大多数医院管理者、投资者的梦想,但能够像爱尔眼科如此速度扩张的极为少见。然而,在民营医疗领域,人才问题几乎是每一家民营医疗机构的痛点,也是连锁机构扩张的瓶颈。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执行院长李定纲向《看医界》坦言,民营医疗机构扩张最大的困境就是人才问题,扩张的基础是批量标准化的医疗人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爱尔眼科不仅参与创办科学院培养人才为己用,还在2014年推出的“医生合伙人计划”,这一计划是爱尔眼科汇聚顶级人才真正的秘诀。


所谓“医生合伙人计划”,是指在由爱尔眼科牵头的并购基金新建一家医院中,20%-30%的股权让所在医院的核心主力以及上级医院的骨干持股,让他们平价投资,且不收取品牌溢价。新建医院经过几年孵化成熟后,上市公司将溢价收购医院。


据《看医界》了解,爱尔眼科参股的湖南中钰爱尔眼科医疗产业投资基金就投资孵化了49家爱尔眼科医院,以其中之一的中山爱尔眼科医院为例,湖南中钰爱尔眼科医疗产业投资基金占股比例为70%,剩下的30%为2014年成立的广州视线医疗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即为爱尔眼科的“合伙人计划”,广州视线的股东多达45人,大多是都是当地的爱尔眼科骨干医生。


通过“合伙人计划”,爱尔眼科把这些原本属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医院的大牌教授揽入怀中,成了既为爱尔眼科工作,又为自己打工的股东、合伙人。而一旦医院孵化成熟,上市公司就会溢价收购医院,这些医生合伙人就会成为身价千万的富豪。


眼科市场的大爆发加上“无法拒绝”的条件诱惑,体制内优质眼科医生正在坚决地批量走向市场。


都说“得医生者得天下”,对此,《看医界》总编辑、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副所长郭惊涛表示,眼科医生的流向将加速眼科市场化进程,而眼科的今天,实际上就是很多专科的明天。(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本文来源:看医界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