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医保目录为患者带来的“红利”已经提前显现。2020年12月28日,礼来制药宣布:旗下药物艾乐明® (通用名:巴瑞替尼片)纳入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此举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可及性。 根据公开信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难治型的风湿病,可控制但不可治愈,故在2018年更新的《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明确提出了“达标治疗”的理念,即患者经治疗达到疾病的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状态。达标治疗有助于减少患者关节、心肺的受累,而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几类药物中,创新药物靶向合成DMAR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的合理应用能够更好更快地帮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现治疗达标。

艾乐明® (巴瑞替尼片)是一种酪氨酸蛋白激酶(JAK)1/2抑制剂,作为国内首个一日一次口服靶向合成的DMARDs药物,艾乐明® 适用于对一种或多种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成年患者。
2019年6月,艾乐明®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在2020年底进行的最新一轮的医保谈判中,艾乐明®成功纳入医保目录。进入医保后,将拓展公立医院更多的销售渠道,给广大类风湿病患者带来更多用药选择。
礼来中国总裁兼总经理季礼文(Julio Gay-Ger)先生表示,礼来制药一直致力于将创新药物带给广大患者,并尽全力降低广大中国患者的疾病负担。
“礼来制药一直以来支持中国医疗改革并积极参与其中,我们对于风湿免疫领域有着长期承诺和持续创新,并积极地探索商业模式和药物可及性的创新,以满足巨大的未满足医疗需求,助力健康中国2030的实现。”

类风湿关节炎素有“不死癌症”的称谓,因其具有病程漫长、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中国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人数大约在500万左右。最新数据显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整体达标治疗率仍然偏低,一年后的临床缓解率在22%左右。
对此,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晓教授曾公开表示,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早期症状不是那么典型的时候就要开始治疗。在发现关节痛,特别是手部小关节出现对称性肿胀、疼痛时就要引起警惕。不要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还需要注意,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慢病,患者一定要遵医嘱长期坚持治疗、规范治疗。
据健识局了解,艾乐明® 是由礼来制药与因赛特医疗共同开发,自2017年全球上市以来,已经惠及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万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4mg剂量的艾乐明® 也于2020年底获批上市。期待未来为更多免疫疾病的患者带来治疗上的获益与改变。
· END ·
本文来源:健识局 作者:健识君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