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作为如今最主要的癌症治疗手段之一,能够根治约40%的癌症。通过放射治疗,早期癌症如鼻咽癌、声门癌、宫颈癌等肿瘤患者可获得更高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但是,放射疗法在我国的渗透率较低。 根据《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放疗人员和设备基本情况调查研究》:20
放疗作为如今最主要的癌症治疗手段之一,能够根治约40%的癌症。通过放射治疗,早期癌症如鼻咽癌、声门癌、宫颈癌等肿瘤患者可获得更高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但是,放射疗法在我国的渗透率较低。
根据《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放疗人员和设备基本情况调查研究》:2019年中国每百万人仅有1.5台放疗设备(加速器+钴60),仍低于WHO的要求,约是发达国家(14.4台)的1/10。同时,国内放疗设备市场上大部分为传统放疗设备,缺乏智能控制、自适应等技术,无法精确定位,实时调整靶区,致使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扬奇智能对此给出了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在传统放疗设备的基础上,加装其自主研发的AI算法精准定位导航系统,并结合辐射剂量监测相机、人体体表定位装置等硬件,对患者进行实时的放疗剂量监测管理和精准位置控制等多维度治疗优化。
相比于成本高昂、难以普及的高端自适应放疗设备,该方案仅需增加部分配件,即可实现相同甚至更优的效果。也正因如此,扬奇智能创立仅一个月,便完成了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百万美元首轮独家投资。
从扬奇智能首席技术官周冠群的身上,我们似乎能找到扬奇智能提出这种高效、低成本解决方案的基因。
此次,动脉网邀请到扬奇智能首席技术官周冠群,并与之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试图了解扬奇智能为何能为传统放疗设备赋能?周冠群为何从一名卓越的科研工作者“转职”投身科技创业?从科研工作者到首席技术官,周冠群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对于即将创业或加入创业公司的技术人员,周冠群又有怎样的建议?
(扬奇智能首席技术官周冠群)
以下为访谈的部分摘选:
从科研工作者到首席技术官
动脉网:您曾在中科大、中科院、斯坦福大学、美国SLAC国家直线粒子加速器实验室等地从事过科研工作。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您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周冠群:在过往的科研工作中,我一直从事粒子加速器与X射线物理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科研上的成绩。我个人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提出了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相干时间测量方法并首次对其进行了实验测量、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优化X射线装置的性能、超快X射线晶体衍射瞬态分析。当然,这些研究成果也离不开我的导师、同事们的帮助与支持。
动脉网:既然您在科研工作中取得如此多优秀成果,为何还会离开熟悉的科研工作,选择成为扬奇智能的首席技术官?
周冠群:我一直觉得基础科学很有魅力,在过去的10多年时间里,我一直在该领域从事科研工作。不过,科研大多数是偏前沿的工作,并不能在短期内解决实际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在硅谷的几年我也深受创业和创新文化影响,希望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应用,让更多人受益。在医疗领域创新,则是希望造福更多患者。
因此,我与在校时就熟识的周昊天、田园共同创立了扬奇智能,重点攻克“高精度导航的癌症放射治疗”问题,我们希望成为医疗设备领域自动驾驶的先行者。
动脉网:从科研工作者到首席技术官,您是如何完成角色转换的?
周冠群:我觉得科研工作者与首席技术官是有共性的:即集中全部精力去解决难题。
科学研究和首席技术官的主要区别在于:科学研究是发现规律,首席技术官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例如,伦琴等科学家们探索出X射线的发生机制以及X射线与人体的相互作用等规律后,创新者们运用X射线相关规律发明出了X射线机。
因此,我们在对底层技术深入了解的前提下,深度调研走访了多位医疗专家,然后提出了以“解决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产品和方案。
另一方面,从科研工作者转换为首席技术官,需要考虑团队、管理等问题。科学研究通常是小规模合作,人数较少,且多为背景相似的学者或科学家。而首席技术官需要管理的团队人数较多且背景不同,需要根据每个人擅长之处合理安排工作内容、规划项目,有效推进研发进度。
动脉网:您如何快速磨合团队、提升战斗力?
周冠群:在扬奇智能担任首席技术官以来,除了自我学习,阅读管理类书籍,我也主动去参加多种创业者活动,咨询请教经验丰富的前辈。同时,也通过实践不断进行团队磨合,主动与团队成员交流,让其自己提出技术方案和工作设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加价值认同感和责任感,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
助力扬奇智能,解决临床痛点
动脉网:如今,放疗的渗透率较低,您认为是什么限制了放疗的发展?
周冠群:第一,患者对放疗的认知不全面。部分患者认为放疗有较大的副作用。但实际上放疗不仅可广泛适用于多种肿瘤治疗,而且治疗效果明显。同时,放疗的治疗过程简单、无痛苦,副作用较少,可避免手术造成的麻醉意外、术后感染、输血反应及化疗造成的脱发、呕吐等副反应。另外,放疗是非创伤性治疗,可保留患病器官的生理功能,优势明显。
第二,物理师数量稀少。在发达国家放射科,每两位医生配备一名物理师,使得医生能够广泛使用放疗技术;而在中国,大约五名医生才配一名物理师,医疗资源相对紧张,使得医生难以随心随时使用放疗技术。
第三,国内放疗设备较少。当然这和国内能够使用放疗设备的物理师较少有关,医院采购了相关设备也无人会使用。同时,高端放疗设备价格昂贵,致使放疗技术难以普及。
动脉网:针对这种限制,扬奇智能将如何解决?
周冠群:针对患者认知问题,扬奇智能希望通过提高精准度、降低副作用、提高治愈率,使患者更易于接受放疗;针对物理师培养困难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降低放疗设备的操作门槛,使物理师的学习成本和门槛降低,通过知识图谱将好的医生经验沉淀下来,赋能设备;针对高端放疗设备昂贵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国产化平价替代方案,给传统放疗设备增加配件和智能系统以达到国外高端放疗设备的效果。
动脉网:为什么说粒子加速器是扬奇智能基因?
周冠群:首先主流放疗机的源头就是粒子加速器。这也是我一直从事研究的方向。粒子加速器这种大科学装置作为跨学科科研平台,不仅能支持多种学科的科研需求,还能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粒子加速器装置是多学科融合的复杂工程,包括真空、磁铁、准直、高频、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它的辐射成像技术、准直定位技术、人工智能应用都可以为放疗所用,实现精准化放疗、智能化放疗。除此之外,之前我所在实验室的粒子加速器这类大科学装置能完美无错的运行,是依赖于其核心的控制系统——EPICS,该控制系统也是目前放疗巨头Varian等头部厂商所使用的。
不过,粒子加速器十分复杂,兼具科学性与工程性的特点,而且该领域人才也一直较少。扬奇智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粒子加速器上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成产业技术造福患者。我本人也希望可以将自己的所学所得应用于更广阔的医疗领域。
动脉网:您们在研发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周冠群:我们做的是一体化解决方案,因此在各个环节以及硬件研发中还是存在不少技术难点的,比如我们的结构光成像设备奇视,这款设备参数要求极高,如精度需达到0.1毫米、成像速度需达到30-50FPS,加上设备距患者要达到2米,使得产品研发有很多难点要攻克。
对此,我们首先是自研重构结构光算法和光路设计。另外也联合中科大等高校的专家教授,以及结构光企业共同参与研发,通过反复迭代和实验,使设备达到临床所需指标。
热爱自己的事业,从实际出发
动脉网:2022年,扬奇智能有何规划?
周冠群:目前,我们以产品研发为主包括两款硬件和两款软件产品,通过软硬一体方案实现放疗中位置与剂量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放疗虽然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实时剂量监控一直是个难题。去年全球刚有第一家企业研发出实时剂量监控的产品,并获得FDA批准。若扬奇剂量监测这款产品能快速研发成功,将成为全球第二台可监控实时剂量的设备。
另外,我们已与国内知名肿瘤医院开展合作,通过临床实验,不断优化产品。并以“头部效应”打响公司品牌,为后续推广打下基础。
动脉网:对于未来即将创业或者即将加入创业公司的技术人员,您有什么建议或者想对他们说的话?
周冠群:无论是加入创业公司还是自己创业,首先要对从事的事业充满激情。在创业或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如资本压力、市场压力、技术难题,但只要真的热爱所做的事业,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另外,也需要在心态上做出改变。在创业公司里,首要任务不是科学探索,技术是要与实际市场需求结合,真正去解决行业痛点,这样做出来的产品才能实现商业化,创业公司才能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动脉网 作者:小编 免责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医药行”认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