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 最后更新2020-11-04 13:21 |
通用名称 | 蒿甲醚注射液 |
英文名称 | Artemether Injection |
化学名称 | 蒿甲醚注射液 45 |
品牌名称 | 蒿甲醚注射液 45 |
注册商标 | 蒿甲醚注射液 45 |
国家基药 | 否 |
医保产品 | 否 |
中标产品 | 否 |
适用科室 | 免疫接种科 |
适应病症 | 适用于各类疟疾的治疗,包括抗氯喹恶性疟的治疗,如恶性疟和间日疟。 |
规 格 | 0.5ml:40mg 6支/盒 |
主要成分 | 主要成分:其化学名称为:(3R,5aS,6R,8aS,9R,10S,12R,12aR)-十氢-10-甲氧基-3,6,9-三甲基-3,12-桥氧-12H-吡喃并[4,3-j]-1,2-苯并二塞平。 分子式:C16H26O5 分子量:298.4 |
作用机理 | 1药理学蒿甲醚为青蒿素的衍生物,对疟原虫红内期有强大且快速的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临床发作及症状。青蒿素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主要是干扰疟原虫的表膜一线粒体功能。青蒿素通过影响疟原虫红内期的超微结构,使其膜系结构发生变化。 2由于对食物泡膜的作用,阻断了疟原虫的营养摄取,当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和营养物质,而又得不到补充,因而很快死亡。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其内过氧化物(双氧)桥,经血红蛋白分解后产生的游离铁所介导,产生不稳定的有机自由基及/或其他亲电子的中介物,然后与疟原虫的蛋白质形成共价加合物,而使疟原虫死亡。蒿甲醚的抗疟活性较青蒿素大6倍。 3毒理学小鼠口服蒿甲醚的LD50为895~977mg/kg,大鼠肌肉注射蒿甲醚油剂的LD50为597mg/kg。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大鼠肌注蒿甲醚油剂每天18mg/kg×14天后,除网织红细胞数减少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本药有一定的胚胎毒性,表现为胚胎吸收。 |
用法用量 | 1成人常用量,肌内注射,首剂160mg,第2日起每日1次,每次80mg,连用5日。。 2小儿常用量,肌内注射,首剂按体重3.2mg/kg;第2~5日,每次按体重1.6mg/kg,每日1次。 |
性状剂型 | 注射剂 |
销售包装 | 6只/盒 |
运输包装 | 240盒/箱 |
产品用途 | 适用于各类疟疾的治疗,包括抗氯喹恶性疟的治疗,如恶性疟和间日疟。1药理学蒿甲醚为青蒿素的衍生物,对疟原虫红内期有强大且快速的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临床发作及症状。青蒿素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主要是干扰疟原虫的表膜一线粒体功能。青蒿素通过影响疟原虫红内期的超微结构,使其膜系结构发生变化。 2由于对食物泡膜的作用,阻断了疟原虫的营养摄取,当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和营养物质,而又得不到补充,因而很快死亡。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其内过氧化物(双氧)桥,经血红蛋白分解后产生的游离铁所介导,产生不稳定的有机自由基及/或其他亲电子的中介物,然后与疟原虫的蛋白质形成共价加合物,而使疟原虫死亡。蒿甲醚的抗疟活性较青蒿素大6倍。 3毒理学小鼠口服蒿甲醚的LD50为895~977mg/kg,大鼠肌肉注射蒿甲醚油剂的LD50为597mg/kg。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大鼠肌注蒿甲醚油剂每天18mg/kg×14天后,除网织红细胞数减少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本药有一定的胚胎毒性,表现为胚胎吸收。 |
补充说明 |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蒿 |
经销企业 | 深圳明财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其它说明 | 蒿甲醚注射液 45 治疗疟疾**** 联系电话 18032696362 http://www.mingcaibj.com/goods.php?id=100 |
通用名称:蒿甲醚注射液
汉语拼音:Haojiami Zhusheye
英文名称:Artemether Injection
【成份】其化学名称为:(3R,5aS,6R,8aS,9R,10S,12R,12aR)-十氢-10-甲氧基-3,6,9-三甲基-3,12-桥氧-12H-吡喃并[4,3-j]-1,2-苯并二塞平。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16H26O5分子量:298.4
【适应症】
适用于各型疟疾,但主要用于抗氯喹恶性疟治疗和凶险型恶性疟的急救。
【功能主治】适用于各型疟疾,但主要用于抗氯喹恶性疟治疗和凶险型恶性疟的急救。
【规格】100mg(1ml),200mg(2ml),80mg(1ml)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肌内注射,首剂160mg,第2日起每日1次,每次80mg,连用5日。.2.小儿常用量,肌内注射,首剂按体重3.2mg/kg;第2~5日,每次按体重1.6mg/kg,每日1次。
【不良反应】
本品反应轻微,个别患者有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网织红细胞可能有一过性减少。
【注意事项】
本品遇冷如有凝固现象,可微温溶解后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妇女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药代动力学】
肌内注射后吸收快且完全。肌注10mg/kg后,血药达峰时间为7小时,峰值可达到0.8mg/L左右,T1/2约为13小时。在体内分布甚广,以脑组织最多,肝、肾次之。主要通过肠道排泄,其次为尿排泄。
【ATC分类】P01B
【编码】HD002991
【贮藏】避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