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 最后更新2020-07-16 18:36 |
功能主治高脂血症对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包括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或混合性高脂血症的患者,当饮食控制及其它非药物治疗不理想时,结合饮食控制,本品可用于降低升高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
通用名称 | 辛伐他汀片 |
国家基药 | 否 |
医保产品 | 否 |
中标产品 | 否 |
适用科室 | 心血管科 |
规 格 | 20mg*14片*400盒 |
主要成分 | 辛伐他汀 |
用法用量 | 患者接受本品治疗以前,应接受标准的降胆固醇饮食并在治疗过程中继续维持。 **的起始剂量为每天5-40mg,晚间一次服用。对于因存在冠心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中风或其他脑血管疾病史而属于CHD事件高危人群患者,**的起始剂量为每天10mg或20mg。对于只需中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患者,起始剂量为10mg。所用剂量应根据基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治疗目标和患者反应进行个体化调整。调整剂量应间隔4周或以上。 |
功能主治 | 高脂血症对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包括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或混合性高脂血症的患者,当饮食控制及其它非药物治疗不理想时,结合饮食控制,本品可用于降低升高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和甘油三酯,且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率。对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结合饮食控制及非饮食疗法,本品可用于降低升高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 冠心病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本品适用于:降低死亡的危险性降低冠心病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塞的危险性降低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的危险性降低心脏血管重建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危险性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包括减少新病灶及全堵塞的形成 患有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儿童患者对于患有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10-17岁的青春期男孩和女孩(至少初潮1年后),结合饮食控制,本品可用于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和甘油三酯。 |
补充说明 | 不良反应 本品一般耐受性良好,大部分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在对照临床研究中不足2*的病人因本品的不良反应而中途停药。 在上市前的对照临床研究中,研究者认为与药物有关(分为可能、很可能或肯定)且发生率≥1*的不良反应有腹痛、便秘和胃肠胀气;发生率为0.5-0.9*的不良反应有疲乏无力和头痛。 肌病的报道很罕见。见注意事项,肌病/横纹肌溶解。 在HPS研究中(见临床试验),共有20536名患者每日服用本品40mg(n=10269)或安慰剂(n=10267),平均观察时间为5年,两组间的性相似。这项大型试验只记录了严重不良反应和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的人数。两组间因不良反应退出的比例是相似的(辛伐他汀组4.8*,安慰剂5.1*)。辛伐他汀组中的肌病发生率小于0.1*。辛伐他汀组和安慰剂组的转氨酶升高(重复检查中,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或以上)的比例分别为0.21*(n=21)和0.09*(n=9)。 在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中,4444名患者每天服用本品20-40mg(n=2221)或安慰剂(n=2223),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5.4年,两组间的性及耐受性相似。 在无对照临床研究或上市后的应用中报道过下列不良反应:恶心、腹泻、皮疹、消化不良、瘙痒、脱发、晕眩、肌肉痉挛、肌痛、胰腺炎、感觉异常、外周神经病变、失眠、抑郁、呕吐,贫血,勃起功能障碍和间质性肺病。极少发生横纹肌溶解和肝炎/黄疸,有致命及非致命肝衰竭的发生。 罕见有关于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IMNM)的报告,这是一种与他汀联用时的自身免疫性肌病。IMNM的特征为:近端肌无力和血清肌酸激酶升高,且在停止他汀治疗后持续出现;肌肉组织切片显示坏死性肌病不伴随有意义的炎症;可通过免疫抑制剂改善(见注意事项,肌病/横纹肌溶解)。 包括下列一项或多项症状的明显的过敏反应综合征罕有报道:血管神经性水肿、狼疮样综合征、风湿性多发性肌痛、皮肤肌炎、脉管炎、血小板减少症、嗜酸性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关节炎、关节痛、荨麻疹、光敏感、发烧、潮红、呼吸困难以及不适。 上市后经验:他汀类药品的国外上市后监测中有罕见的认知障碍的报道,表现为记忆力丧失、 记忆力下降、 思维混乱等, 多为非严重、 可逆性反应, 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 实验室检查发现 血清转氨酶**和持续性升高的情况罕有报道。曾报道过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酸转肽酶升高的情况。肝功能检查异常为轻微和一过性的。来源于骨骼肌的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的情况已有报道(见注意事项)。 他汀类药品的上市后监测中有高血糖反应、糖耐量异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血糖控制恶化的报告,部分他汀类药品亦有低血糖反应的报告。 对于辛伐他汀,有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报告。 儿童患者(年龄10-17岁) 在一项包括年龄10-17岁儿童 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研究中(n=175),辛伐他汀治疗组的性和耐受性总体与安慰剂治疗组类似。(见注意事项;儿童用药;临床试验)。 禁忌 ----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 ----活动性肝脏疾病或无法解释的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者 ----怀孕和哺乳期妇女(见注意事项、怀孕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与强CYP3A4抑制剂联合应用 (例如,伊曲康唑、酮康唑、泊沙康唑、伏立康唑、HIV蛋白酶抑制剂、波普瑞韦、替拉瑞韦、红霉素、克拉霉素、泰利霉素和奈法唑酮) (见注意事项,肌病/横纹肌溶解以及药物相互作用)。 ---与吉非贝齐、环孢菌素或达那唑联合应用 (见注意事项,肌病/横纹肌溶解以及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事项 肌病/横纹肌溶解 辛伐他汀偶尔能引起肌病,表现为肌肉痛、触痛或乏力,并伴随肌酸激酶(CK)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10倍。肌病有时形成横纹肌溶解,伴或不伴继发于肌红蛋白尿的急性肾衰竭,由此发生的致命性事件极少。血浆中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水平很高时肌病的危险增加。可预知的引起肌病的因素包括老龄 (≥65岁),女性,未控制的甲状腺机能减退及肾功能不全。 肌病/横纹肌溶解的风险与剂量相关。 在一个临床试验数据库中,有41413名患者接受了辛伐他汀治疗.这些研究中有24747人 (约为60*) 中位随访期为至少4年,20,40和80mg/天的肌病发生率分别约为0.03*,0.08*和0.61*。在这些试验中,对患者进行了仔细的监测,并排除了某些相互作用的药品。 在一项临床试验中,共入选12064名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平均随访6.7年,接受辛伐他汀80mg/天治疗肌病的发生率约为1.0*,而接受20mg/天的患者则为0.02*。横纹肌溶解的发生率,接受辛伐他汀80mg/天治疗的患者发生率约为0.4*,而接受20mg/天的患者则为0*。约有半数的肌病病例,是在治疗的第1年中发生的。在以后治疗的每1年中,肌病的发生率约为0.1*。 接受辛伐他汀80mg的患者,与接受具有相似的LDL-C降低效应的以其他他汀类为基础的治疗相比,肌病的风险较高。 应向**开始辛伐他汀治疗的患者,或正在增加辛伐他汀剂量的患者提醒包括横纹肌溶解在内的肌病的风险,并且告知他们应及时报告任何原因不明的肌肉痛、触痛或肌无力。如果诊断或怀疑肌病,应立即停用辛伐他汀。 出现这些症状,并且CK水平超过10倍正常上限,表明发生了肌病。在大多数病例中,当患者及时停用治疗时,肌肉症状和CK升高可以得到缓解 (见不良反应)。在开始辛伐他汀治疗或正在增加剂量的患者中,可考虑定期测定CK。这种监测并不一定可以预防肌病。 在辛伐他汀治疗期间发生横纹肌溶解的患者,多数具有复杂的病史。这些病史中包括肾功能不全-通常是由长期的糖尿病导致的。对此类患者应进行更为严密的监测。 在行择期大手术之前和任何严重的内科或外科疾病发生的情况下,辛伐他汀治疗可以暂停几天。 在一项临床试验中,处于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接受40mg/日辛伐他汀 (中位随访期为3.9年)治疗,结果表明,非中国裔患者(n=7367)中肌病发生率约为0.05*,与之相比,中国裔患者 (n=5468) 的发生率为0.24*。然而,这项临床试验在亚裔群体中只评估了中国裔患者,因此,在开具辛伐他汀处方给亚裔患者时应该慎重,并应采用低的必要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辛伐他汀与下列药物同时应用可增加肌病/横纹肌溶解的危险: 禁忌联合应用的药物 CYP3A4抑制剂:禁止联合应用说明书上列举的在治疗剂量下对CYP3A4具有强抑制作用的药物 (例如伊曲康唑,酮康唑、泊沙康唑、伏立康唑、红霉素、Telithromycin(泰利霉素)、HIV蛋白酶抑制剂,波普瑞韦、替拉瑞韦,或奈法唑酮)。(见药物相互作用,禁忌) 如果短期内不可避免的需要应用CYP3A4强抑制剂治疗,在此治疗期间要暂停辛伐他汀治疗。(见禁忌;药物相互作用) 吉非贝齐,环孢菌素或达那唑:辛伐他汀禁忌与这些药物合用。 (见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 其它药物 其它贝特类:在同时处方除吉非贝特之外的其他贝特类和辛伐他汀时应谨慎,因为这两类药物单用时都能导致肌病。而两者联合应用时肌病的风险会增加(。应当仔细权衡使用的获益与风险。 胺碘酮、氨氯地平或雷诺嗪:联合应用胺碘酮:联合应用胺碘酮、氨氯地平或雷诺嗪的患者,辛伐他汀的剂量不应超过每天20mg。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或决奈达隆:联合应用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或决奈达隆的患者,辛伐他汀的剂量不应超过每天10mg。 夫西地酸:同时服用夫西地酸和辛伐他汀可能会增加肌病/横纹肌溶解的风险。(见药物相互作用,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辛伐他汀治疗期间不**合用夫西地酸。对那些需要全身性使用夫西地酸的病人,有必要考虑在整个夫西地酸用药期间停用辛伐他汀。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延长全身性使用夫西地酸,例如为了治疗严重的感染,应该具体分析每个患者的情况,并在严密的医疗监测下考虑是否需要辛伐他汀与夫西地酸合用。 CYP3A4中效抑制剂: 应用说明书上列举的对CYP3A4有中等抑制作用的药物的患者,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尤其是较高剂量的辛伐他汀,其肌病的风险增加。当辛伐他汀与CYP3A4中效抑制剂合用时,有必要对辛伐他汀的剂量进行调整。 烟酸(≥1g/天):在辛伐他汀与调脂剂量(≥1g/天)的烟酸联合应用时,观察到了肌病/横纹肌溶解病例。在一项临床试验(中位随访期3.9年)中,处于高心血管疾病风险且LDL-C水平控制良好的患者,在联合或不联合使用10mg依折麦布的情况下接受40mg/日辛伐他汀治疗,结果表明,增加调脂剂量(≥1g/日)的烟酸没有增加心血管结局的获益。因此,联合使用辛伐他汀与烟酸时,应对联合使用的获益与其潜在风险进行仔细权衡。此外,在这项试验中,接受辛伐他汀40mg或依折麦布辛伐他汀10/40mg治疗的中国裔患者的肌病发生率约为0.24*,与之相比,接受辛伐他汀40mg或依折麦布辛伐他汀10/40mg与缓释烟酸拉罗匹仑2g/40mg联合治疗的中国裔患者的肌病发生率为1.24*。 然而,这项临床试验在亚裔群体中仅评估了中国裔患者,由于中国裔患者中肌病发生率高于非中国裔患者,所以不**本品与调脂剂量(≥1g/日) 烟酸联用在亚裔人群中的使用。 (见药物相互作用,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肝功能损伤 临床研究中,大约1*接受辛伐他汀治疗的成年患者出现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这些患者间断或终止用药后,转氨酶水平通常缓慢地降低到治疗前水平。这种转氨酶升高不伴有黄疸或其它的症状或体征,没有过敏的表现, 这些患者中的一部分人在辛伐他汀治疗前肝功能检查异常和/或饮用过大量的酒精。 在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中,整个研究期间有一种以上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的患者数,在辛伐他汀组和安慰剂组之间没有**差异[14(0.7*):12(0.6*)]。辛伐他汀组SGPT(ALT)单项升高达到正常值上限3倍的出现频率在研究的年中明显较高(20︰8,P=0.023),但此后就不再明显。转氨酶的升高导致辛伐他汀治疗组(n=2221)中8名患者及安慰剂组(n=2223)中5名患者停药。4S研究中,用辛伐他汀治 |
通用名称:辛伐他汀片
商品名称:利之舒
【成份】辛伐他汀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
高脂血症:对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当饮食控制及其他非药物治疗不理想时,辛伐他汀可用于降低升高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和甘油三酯。且辛伐他汀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比率。对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当饮食控制及非饮食疗法不理想时,辛伐他汀可用于降低升高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冠心病:减少死亡的危险性。减少冠心病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减少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的危险性。减少心肌血管再通术的危险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包括新病灶及全堵塞的发生。
【功能主治】高脂血症:对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当饮食控制及其他非药物治疗不理想时,辛伐他汀可用于降低升高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和甘油三酯。且辛伐他汀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比率。对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当饮食控制及非饮食疗法不理想时,辛伐他汀可用于降低升高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冠心病:减少死亡的危险性。减少冠心病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减少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的危险性。减少心肌血管再通术的危险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包括新病灶及全堵塞的发生。
【规格】10mg
【包装】10片/盒;15片/盒
【用法用量】
口服,如需要可掰开服用。高胆固醇血症:一般始服剂量为每天10mg,晚间顿服。对于胆固醇水平轻至中度升高的患者,始服剂量为每天5mg。若需调整剂量应间隔四周以上,最大剂量为每天40mg,晚间顿服。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至75mg/dl(1.94mmol/l)或总胆固醇水平降至140mg/dl(3.6mmol/l)以下时,应减低辛伐他汀的服用剂量。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根据对照临床研究结果,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建议辛伐他汀40mg/d晚间顿服,或80mg/d分早晨20mg,午间20mg和晚间40mg三次服用。辛伐他汀应与其他降脂疗法联合应用,当无法使用这些方法时,也可单独使用辛伐他汀。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可以每天晚上服用20mg作为起始剂量,如需要调整,可参考以上说明(高胆固醇血症用法与用量)。协同治疗:辛伐他汀单独应用或与胆酸螯合剂协同应用时均有效。对于已同时服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的患者,辛伐他汀的推荐剂量为每天10mg。肾功能不全:由于辛伐他汀由肾脏排泄不明显,故中度肾功能不全病人不必调整剂量;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使用剂量超过每天10mg时应慎重考虑,并小心使用。
【不良反应】
辛伐他汀一般耐受性良好,大部分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只有少于2%的病人因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而中途停药。在已有对照组的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与药物有关的发生率大于或等于1%的有:腹痛、便秘、胃肠胀气。发生率在0.5-0.9%的不良反应有疲乏、无力、头痛,发现肌病的报告很罕见。下列不良反应的报导曾出现在无对照组临床试验或上市后的应用中,如恶心、腹泻、皮疹、消化不良、瘙痒、脱发、晕眩、肌肉痉挛、肌痛、胰腺炎、感觉异常、外周神经病变、呕吐和贫血、横纹肌溶解和肝炎/黄疸罕有发生。包括下列一项或多项特征的明显的过敏反应综合征罕有报导,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狼疮样综合征,风湿性多发性肌痛、脉管炎、血小板减少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高、关节炎、关节痛、荨麻疹、光敏感性、发热、潮红、呼吸困难以及不适。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氨基转移酶显著和持续性升高的情况罕有报导,肝功能检查异常为轻微或一过性。来源于骨骼肌部分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升高的情况也有报告。
【禁忌】对任何成分过敏者;活动性肝炎或无法解释的持续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者;与四氢萘酚类钙通道组织剂米贝地尔合用。
【注意事项】
病人接受辛伐他汀治疗以前应接受标准胆固醇饮食并在治疗过程中继续使用。肝脏反应本药应慎用在大量饮酒和/或有肝病历史的病人。有活动性肝病或无法解释的氨基转移酶升高者应禁用辛伐他汀。在临床试验中,有少数服用辛伐他汀的患者有显著的血清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的现象。但停药后,则氨基转移酶可回复至治疗前水平,但无黄疸或其他有关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亦无过敏现象,建议在治疗前对于氨基转移酶有升高现象的患者应加强检查并多加留意。如果病人的氨基转移酶有继续升高的表现,特别是氨基转移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并保持持续,则应予停药,与其他降脂药相同,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的患者氨基转移酶中等程度升高亦有报道。这些变化通常在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后不久即有出现,但一般为一过性且不伴随任何症状,所以不必停药。肌肉反应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的患者普遍有肌酸激酶轻微的一过性升高,但这些并无任何临床意义。对于有弥漫性的肌痛、肌软弱或/和显著的肌酸激酶升高的情况应考虑为肌病,因此应要求病人若发现有不可解释的上述肌病征象应立即告诉医生。若发现肌酸激酶显著上升或诊断或怀疑肌痛,应立即停止辛伐他汀的治疗。对于有急性或严重的条件暗示的肌病及有因横纹肌溶解而导致二次急性肾衰竭倾向的病人应停止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的治疗。眼科检查即使在没有任何药物治疗时,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混浊的发病率亦会增加,长期临床研究资料显示,辛伐他汀对人体晶状体无不良作用。纯合子型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由于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完全缺乏的缘故,辛伐他汀对此类病人的治疗效果不大理想。高三酰甘油血症辛伐他汀只有中等程度降低三酰甘油的效果,而不适合治疗以三酰甘油升高为主的异常情况。对酒精饮用量过大和/或有既往肝脏病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本品。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无孕妇用辛伐他汀的资料,妊娠期妇女禁用辛伐他汀。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过程,所以妊娠期停用降脂药对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远期效果影响甚少。而且胆固醇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的其他产物是胎儿发育的必需成份,包括类固醇和细胞膜的合成。因为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如辛伐他汀能降低胆固醇的合成,而且也可以降低胆固醇生物合成通路的其他产物。所以孕妇服用辛伐他汀可能有损于胎儿。在育龄妇女中,辛伐他汀只能用于那些怀孕可能性很小的妇女。若妇女在服药过程中怀孕,则应停用辛伐他汀并告知对胎儿可能造成的损害。目前还不了解辛伐他汀及其代谢产物是否经人乳分泌,因为许多药物经人乳分泌且有潜在的严重副作用,故服用辛伐他汀的妇女不宜给予母乳。
【儿童用药】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辛伐他汀目前不推荐给儿童服用。
【老人用药】在老年患者,应用辛伐他汀的对照临床试验中,其对于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效果与其他人群的结果相同,而不良反应和试验室检查异常的出现频率亦无明显增多。
【药物相互作用】
当辛伐他汀与其他在治疗剂量下对细胞色素P45034A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药物或纤维酸类衍生物或烟酸合用时,导致横纹肌溶解的危险性增高。本品与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合并用药会增加肌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这些药物包括吉非贝齐和其他贝特类,以及降脂剂量的烟酸。此外,血浆中高水平的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的活性增高也会增加肌病的危险。辛伐他汀和其他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由细胞色素P450的同功酶3A4所代谢。数种在治疗剂量对此代谢途径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药物能增高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的血药水平,并因而增加肌病的危险。这些药物包括环孢菌素、四氢萘酚类、钙通道阻滞剂米贝地尔、伊曲康唑、酮康唑及其他抗真菌唑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和克拉霉素,以及抗抑郁药萘法唑酮。香豆类衍生物:临床研究曾发现辛伐他汀能中度提高香豆类抗凝剂的抗凝效果。故成人早期应用抗凝血治疗及并用辛伐他汀时应多次检查凝血酶原时间,籍此确定凝血酶原时间没有显著改变。当服用香豆类衍生物的病人,已有一个稳定的凝血酶原时间后,仍推荐在固定的期间内继续作凝血酶原时间的监察。如果辛伐他汀的剂量有变动,应同样执行以上的程序。在未服用抗凝血剂的病人中,辛伐他汀治疗从未有报导对出血或凝血酶原时间有影响。
【药理】本品本身无活性,口服吸收后的水解产物在体内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也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合成增加,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脏,结果使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中度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和增高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由此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产生作用。
【毒理】在小鼠,给3-4倍人用剂量可以致癌,但在人类大规模长期临床试验中未见肿瘤发生增加。已有的研究未发现本品有致突变作用。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吸收良好,吸收后肝内的浓度高于其他组织,在肝内经广泛首关代谢,水解为代谢产物,以β-羟酸为主的三种代谢产物有活性。本品及β-羟酸代谢物的蛋白结合率高达95%,达峰时间为1.3-2.4小时,T1/2为3小时。60%从粪便排出,13%从尿排出。治疗2周可见疗效,4-6周达高峰,长期治疗后停药,作用持续4-6周。
【ATC分类】C10A
【医保类别】甲
【编码】HD007499
【贮藏】避光,密闭保存。